# HIHEY000520
杨烁原点三
材料:树脂灯片丝网
尺寸:82×82×12㎝
年代:2011
展览:2010当代艺术院校学生优秀作品年度提名展
版本:1/3
出版:《显像之境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丝网版画作品集》
描述
对工业社会的呐喊,抗争、生冷疏离到底是人间还是地狱?谁会在意底层人物的情感?谁会在意他人的悲伤与快乐?
如果说赫斯特的作品是希望留住死亡瞬间,那么杨烁天生的保护欲,促使她有“欲望”,手握一切虚幻的美好。
枯萎的“龙爪桑”借喻世间渺小,悲哀却依然存活的“平凡人”。无论世界如何骤变,只为延续生命,只为每一次新的吐纳,即使烈火焚 烧也希望保留住心中的那片“桃花源”,最终也只是掩埋至三尺黄土之下。这份带有无尽伤痛的情感,最后在“欲望”之下被创作出来,作品《原点》呈现的被火焰吞噬的龙爪桑在被冰封的瞬间。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出现的“矛盾”在艺术家的想象中被创造出来,把自己化作龙爪桑,为其注入了懊恼,纠结,撕扯,痛苦,癫狂……“冰块”里细小的气孔犹如一滴滴眼泪, 让一切凝固在冰块之中。
还未成为“神”我们,渺小情感有谁能够看到?当龙爪桑在高高的树上时永远被人仰望,触不可及,也始终被树所束缚。掉落之后,它经历了一段抗争的时刻,它所希望的是见证幻想与自由的企盼而非了解企盼的结果。这种企盼与痛苦的交织使得龙爪桑成为了“欲望”的象征:“它没有丝毫的生气,但却给予了对更美好生命的渴望。”
在一次次面对痛苦与死亡之后,我们会燃起更坚强活下去的信念。悲哀在生命面前一定可以被自愈,只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更多的哀伤与死亡。不同的阶段再看杨烁的作品会赋予它不同的认识,包括她自己。或许某一天这种悲哀转变成了一种释然的微笑,无论是龙爪桑还是我们都将获得重生。
文/玥玮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