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
生命,如同蜉蝣之于天地。以短短十数载,去发现浩瀚的空间世界,或匍匐于草莽、或笑傲于江湖。因此,本质上说,人生在世,便是一场生命与空间的对话。
文房、茶室,是静。
太湖石,瘦、皱、漏、透,是韧。
水,是灵。
以静室为空间,以陶艺摆件为创作题材,将静、韧和灵结合起来,表达出古人“静中养出端倪”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旨趣。
作品中充满了对话元素。
材料:宜兴紫砂和缸料。前者质感温润类玉、色彩雅致内敛,后者粗犷淳朴,两者在对比中融为一体,从而拓展了审美空间。视觉上以色彩与肌理的艺术反差,在同一件作品中让观者体会不一样心灵感受。在这种反差中,对话空间的张力。
不管是温润内敛的紫砂,还是粗犷质朴的缸料,其材料的本质都属于陶土。而人类生存之空间之根本,是泥土。与泥土对话,是人类永恒的主题。在天野之中,是一种对话;在茶之雅舍,是另一种对话。用心去感受泥土微妙的变化,寻找与他们最佳的沟通范式。
因此,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只有一个关键词。
情。
里德说,艺术是一个情感系统,惟有情感,才能产生优美的艺术形式。作品借鉴了太湖石的美学特征,但不是模仿和再现,而是结合了现代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加以表现。作品中每一根线条的穿插、走向,每一种空间关系都因情而生,构成作品独特的形式美感。
手握雕塑刀,在作品中游走,感受泥的情绪,并用感情赋予作品另一个生命。不需要语言,却彼此沟通,彼此默契,彼此信任。甚至,她们的形态,是一种表情,在诉说来自大地深处的故事。
看这些线条,流动而富有韵律,仿佛凝固的水流又鲜活了起来,给人一种山间细流安静而又生生不息的感受。缸料原始、质朴、粗犷的特质,清晰地保留着大自然的印记,使得作品与人和环境的关系更加亲近,每一道工具划过的痕迹,都记录着它们的性格和表情,或拙朴或优雅,或平静或激昂,并随着烧造的完成而成为永恒。而它们也将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充实环境、感染观众……
评论